2022報稅個人心得記錄

所得總額

全年薪資收入總額 -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

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(20萬 * 有薪資收入人數)

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是指納稅義務人、配偶或是扶養親屬,如果有薪資收入採定額扣除的人,每人最高可扣除20萬/年

標準扣除額 vs. 列舉扣除額

如標準扣除額(120,000元)大於列舉扣除額,則一般扣除額會使用標準扣除額。

標準扣除額是固定12萬,不用檢附任何單據或證明文件,即可直接扣除,單身者12萬、夫妻則是NT24萬。

而列舉扣除額又細分為6大項目,要看這6大項目的所得稅資料,金額一筆一筆加總,得出的金額則可被扣除,需要檢附證明文件。

全部免稅額 (8.8萬元;>70歲長者13.2萬元)

由於物價上漲幅度未達調整門檻,2022年申報綜所稅的免稅額同樣維持8.8萬元(年滿70歲以上長者13.2萬元)

基本生活費總額 (192,000元 * 人數)

依公告每人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192,000元乘以納稅者、配偶及申報受扶養親屬人數。

基本生活費差額

基本生活費差額 = 基本生活費總額 - 全部免稅額 - 一般扣除額 - …

網友說:計算綜所稅時,可運用基本生活費的「差額」來減稅。做法:只要基本生活費總額大於「免稅額+一般扣除額+特別扣除額」時,差額的部分就可以從所得稅總額中減除。 由於基本生活費是以申報戶人數計算,一般而言,同一申報戶人數越多,就越有機會享受到減稅利益

事實上:如有小孩跟長者時,生活費總額很難大於「免稅額+一般扣除額+特別扣除額」。

計算方式:(1個人狀況)

基本稅額

個人的基本所得額超過670萬元者,其基本稅額為基本所得額扣除670萬元後,按20%計算的金額。

選用ATM繳稅很方便

請於申報期限內,持郵局或開辦自動櫃員機轉帳繳稅作業之金融卡,至貼有「跨行:提款+轉帳+繳稅」標誌之自動櫃員機繳納。逾期繳納者,依法加徵滯納金及滯納利息。

稅制重點與節稅方法

1、綜合所得總額不等於綜合所得淨額

是不是年收一百萬(適用12%稅率),就得付12萬稅金呢? 答案:No

一般來說,單身免稅額+扣除額至少40.8萬,所以低於這個數字即不用繳稅

所以單身年收一百萬,實際的課稅金額為59.2萬(100-40.8),如以12%來計算,就是需繳7.1萬(59.2*0.12)。

綜合所得總額 -(免稅額+標準/列舉扣除額+特別扣除額)= 綜合所得淨額

2、股利可抵稅

3、薪資所得及執行業務所得差異

受僱收入為薪資所得,帳面上完全逃不了,沒辦法扣除成本費用。

執行業務所得則是自行開業,可以扣除費用率,較為優待。

4、合法節稅

  • 結婚(標準扣除額12萬變24萬)、多生孩子(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12萬xN,限所得稅率5%、12%及基本所得額670萬以下家庭使用) <– 不可行,會花費更多…
  • 扶養親屬,從家長、直系尊親屬超過70歲免稅額13.2萬,其餘免稅額8.8萬xN
  • 金融機構利息收入可扣除(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27萬以下)
  • 重購自用住宅優惠(大屋換小屋比例退稅、小屋換大屋全額退稅←退當年繳納的綜合所得稅)
  • 有單據的捐贈
  • 保險費2.4萬以下都可以扣除
  • 房屋租金12萬以下(跟購屋借款利息擇一)
  • 海外所得100萬以下免納綜合所得稅(但超過100萬則是全數列入基本所得稅額計算,稅率20%)
  • 證券、期貨交易免納綜合所得稅(僅有證券/期貨交易稅加上手續費)

(N是人口數)

參考資料